作者:崔俊波
指导:田春洪
何为长寿?百科的定义是指寿命长。
人活多大年龄为长寿?据古籍记载,人的自然寿命(天年)当在百岁以上。《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尽终其年,度百岁乃去。”明•张介宾《类经•卷一•摄生类一》注:“百岁者,天年之概。”俗语有“百年以后”,即指死亡。目前,在2020年最新年龄划分标准中,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新的定义,年龄在44岁以内视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是年轻老人,75~89岁是真正老人,90岁以上算长寿老人。
那么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有“吃啥啥香,身体棒棒”、“生命在于运动”、“笑一笑十年少”等等,然而国医 ** 张震教授认为疏调养生是重要的长寿方法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长寿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相互运动状态中保持和平。疏调养生法通过疏导调理之法,使人体气血充沛流畅,气机运行和谐,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称“人有三宝”即精、气、神,其中“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中医学领域中的气,是指人体内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精微物质与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张震教授认为,在五脏(肝心脾肺肾)之中,肝脏较为特殊,古代医家对其气机功能褒贬不一。褒者曰“肝为五脏之特使”,贬者谓“肝为五脏之贼”,但总以褒扬者居多,为中医学肝功阐述之主流。《内经》将肝比拟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又目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气血”,且能“藏血,开窍于目”,“藏真散于肝”等。方位居东,天罡属甲乙,五行为木,按中医学领域中之五行相生排序为木→火→土→金→水,肝居于首,且胆寄于肝,厥阴风木少阳相火,恰似一年之际少阳为始,万象更新,风和日丽,树木萌芽枝叶条达。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即肝气能够疏通、畅达全身气机,所谓气机就是气的升降出入。人体的身体机能活动,都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使气血调和而身体健康。人的很多疾病,恰恰来源于气的运行失常,所以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也”,养生必须调节气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调理气机达到养生长寿目的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点考虑:
★因人而食,因域而食,因季而食。
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运化不健,故饮食宜营养易消化,老年人脏腑器官退化,饮食宜清淡有常,注重用餐的量和时间,每顿饭吃七八分饱,规律进食三餐,用餐细嚼慢咽,时间至少30分钟是张老多年来的好习惯。所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吃最适合的食物,这样才能维持身体内的营养均衡,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生命在于适量运动。
汉代医家华佗创建了“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方法,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生。现代研究证明适当的运动可以活动肌肉、关节、筋骨,能振奋阳气,是预防和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素问》强调:“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从这不难看出,过度运动会伤损健康。因此,运动应遵循个体规律,适度为好。
★四季养生,睡眠胜过大补药。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四季养生,在于每个季节养的是不同的气,如果不顺应季节的规律去养生,就会出现气机失调、阴阳失衡的问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亦提到,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故养生需顺应“四时”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倡导人们因时而宜,起居有常,劳逸有度。
★清静无为,畅达气机。
《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刘河间也谓:“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利益诉求多元化,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剧烈,矛盾多发。凡属情商欠高者或自保意识过强之人,诸事追求完美,心情浮躁,急功近利,往往忽视个人情志之自我适应性调节。张震老虽已94岁高龄,仍耳聪目明、神清气爽、才思敏捷,他说任何事情,都要顺其自然,不能过于计较,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按照国医 ** 张震教授疏调理念,我们在养生过程中,采取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注重阴阳气血的合理疏调,就会达到健康长寿颐养天年的良好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