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医诊疗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细细总结体会;而在学习张震研究员的论著时,每每结合临床,都产生了新的领悟。今天借此机会我将我临床时的总结体会和学习时产生的领悟分享给大家。
在临床工作中,针药并用是我的主要诊疗方式,前一篇我和大家分享了《疏调气机与颊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就是颊针治疗后结合疏调气机汤的相互作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今天我就针对两者结合为什么能起到很好用来这点来具体谈谈。
从字面来理解疏调气机,就是疏调为方法,作用点在气机,结果则是让患者得以理想的效果。何为疏调?何为气机?中医学疏调应用广泛,具有实用性、相应通用性,是历代医家的诊疗实践过程总结的经验,为后世医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思路基础。随着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的确立,据证立法,依法遣药组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对患者具有个体化治疗,所以中医中药在历代的大瘟大疫下,都取得了力挽狂澜的效果。《医学心悟》总结云:论治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清、吐、温、补、消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景岳全书·新方古方八阵》云: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热着凉而和之。都说明了疏调的相互转化、利用关系。作为治疗 ** 又可进一步分为和解表里,调和营卫,调理气血诸法。
中医学气机,在内外治法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基础。是指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机制,包括脏腑经络等的功能活动。人体气机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为升降出入,若气机的升降出入失常,则可出现气逆、气郁、气滞、气陷、气闭甚至气机泄脱等病变。如何用中医诊疗模式来调整气机,就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需要灵活掌握的技术。
在国医 ** 张震研究员的点拨下,经过师承 ** 们在各个领域的探索研究,确立了疏调气机学派治法,就是对于体内失调之气机可发挥矫枉纠偏、拨乱反正,使异常气机经疏调恢复生理常态。一方面,气必须有通畅无阻的运动;另一方面,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必须平衡协调。具备这两点,气的运动才是正常的,这种正常状态称之为“气机调畅”。而我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所常用的颊针疗法也是通过查体所对应的靶点,通过面颊部取穴,针下得气感的出现,达到针下痛止,进而达到一定效果。“调形以调气,调气以调神”。
言至此,就不得不重温一下疏调气机汤的基础知识。疏调气机汤,简称疏调汤,具体如下:
柴胡、香附、郁金、
丹参、川芎、枳实、
杭芍、白术、茯苓、
山药、仙灵脾、薄荷、
生甘草。
功能:疏肝理气,补益脾肾,调畅气机,活血行血。
主治:肝失疏泄,脾肾不足,气机失常,血行不畅等症。
方解:
方中君药:柴胡苦平,入肝胆经,具有轻清升发,宣透疏达之功,兼有苦寒清泄之力,可升举清阳、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方中臣药:香附性甘平微辛,气芳香,入肝经,无寒热偏性,解肝郁、降肝逆、缓肝急,作用走而不守,通行三焦,理气之要药,“女科之主帅也”。郁金辛开苦降,芳香宣透,行气解郁,治郁症之要药,善入气分行气导滞,善入血分凉血破瘀,“血中之气药”。仙灵脾辛甘温,入肝肾经,药性缓和,温而不燥,起到温补肾阳,益精填髓,可壮腰膝,可祛风湿。白术甘苦温,入脾胃经,健脾之要药,补而不滞,起到补脾燥湿利水,又可固表安胎。山药甘平,补脾养肝,益肾固精。
方中佐使药:丹参味苦微寒,入肝经血分,具有活血祛瘀、通络调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川芎辛温,具有活血祛瘀,行气解郁,张景岳谓“其气善散,主走肝经,气中血药也...故能破瘀蓄,痛血脉,解结气”。枳实味苦微寒,长于破滞气,除积滞,理气宽中,除胀消满。枳实配柴胡,一降一升,调畅气机,升清降浊。杭芍苦酸微寒,敛阴柔肝、补血、平抑肝阳。与甘草相配“甘酸化阴”,更能发挥杭芍柔肝养血缓急之功。茯苓甘淡性平,补脾渗湿,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行气。国老调和诸药。
再次感谢国医 ** 张震研究员,颊针疗法发明人王永洲教授,武凤翔主任的悉心指导!也感谢疏调学派的各位老师不吝赐教!